【巨石研調】漫漫經濟復原路 歐洲該怎麼走?

經歷新冠疫情的肆虐,歐洲疫情較高峰期已緩和許多,歐洲各國也陸續解除居家與封城禁令。儘管經濟活動開始恢復,但短短數月的人類活動停擺已讓歐洲經濟傷痕累累,較2000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的傷勢更重。面對漫長的經濟復原之路,歐洲該怎麼走?

 

疫情重創,歐洲經濟一蹶不振

除了2008年和2012年,歐洲因主權債務危機使得經濟呈現負成長外,其餘時間的表現仍可維持正成長。而一場疾病的全球大流行,讓本已活力不足的歐洲經濟刷新1995年以來的最大跌幅、重摔至25年來的穀底。今年第二季經濟瞬間下降,與前一季比較,成長率是負成長12.1%,同比更衰退15%。西班牙是受創最重的國家之一,經濟表現較前一季衰退-18.5%。葡萄牙、法國、義大利亦不惶多讓。

2008-2020年歐盟經濟成長率(資料來源:歐洲統計局)

 

歐洲儲蓄率破歷史新高,消費大停滯

為了防疫,各國政府嚴禁群體聚集,同時限制店家的營業時間與方式。居家的禁足令使民眾無法像以往能出門逛街,或是上館子和親友聚會,生活娛樂支出也相對減少。根據歐洲統計局資料,過去歐洲家用支出佔比多落用1%-2%,即便2008年金融海嘯,也頂多下跌1%左右。此次,家庭支出比在3個月內直接衰退4%,為20年來新低點。除了民生必需品外,民間幾乎沒有消費活動。

 

疫情也造成營收銳減,企業需要靠裁員、減薪、留職停薪維持營運。失業率上升、民眾收入的減少與不穩定、以及對未來的未雨綢繆,都讓人民選擇將錢存起來。去年第四季,歐洲家庭儲蓄率也才12.7%。今年第一季,儲蓄率即急劇上升至16.9%,增長33%。創下了自1999年來的歷史新高。歐盟四大經濟體在3月和4月的家庭存款上升至1000億歐元(約1140億美元),增長率是過往10年均值的3倍。

1999-2020年歐盟家庭儲蓄和消費率(資料來源:歐洲統計局)

 

振興經濟 刺激消費是關鍵

在歐洲主要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等,消費總額都超過該國GDP的50%以上。因此刺激民間消費成了振興經濟的重要手段。在疫情最嚴重的3月與4月間,歐元區的零售指數從2月的110.2下降至86.8。該指數年增長率更從正2.6%轉為-19.4%,跌幅超過20%。所幸,新冠肺炎受到控制後,零售指數快速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讓經濟回穩露出曙光。

歐元區零售指數&年增率(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信心、刺激方案、疫情控制 歐盟必需面對的課題

然而,疫情已將人民對未來經濟的信心打破。疫情發生後,關閉邊境、封城的政策讓實體經濟無法運作,民眾看不到未來與前景。因此不論是消費者信心指數、或是OECD信心指數,都是悲觀以對。

歐元區消費者信心指數(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即便現在疫情好轉,對經濟環境信心不足,民眾不敢放膽消費,並將大把的錢存在銀行。6月疫情和緩之後,民眾對未來的信心才逐漸復原,零售銷售指數也迅速回升至之前水準。但不消費就沒有經濟活動。因此歐洲政府需提振民眾的信心,央行也要想盡辦法刺激民間消費。

 

這對歐洲央行來說是個機會,只要提出夠力的振興方案,就能有效推動民眾積極消費。倫敦金融時報認為若能量不足,不但無法刺激消費,更可能造成支出疲軟、經濟復原緩慢、和高失業率的惡性循環。

 

儘管新冠肺炎的染病和死亡人數在6月得到控制與緩解,但在上週法國單日新增近4900例確診案例,義大利也通報1210個確診個案,皆是解封來單日新高。面對可能再起的疫情,歐洲各國需嚴加防範,否則病毒的傳播將再次削弱民眾的信心,迫使消費更保守、持續手握大量現金。無法創造消費產生經濟循環的情況下,未來即便提出再多的振興方法,也都無法讓歐洲經濟在停滯的泥沼中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