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研調】有跡可尋 中國將華麗擠身世界第一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開始在世界嶄露頭角,從大英帝國接下第一強國的地位。美國的成功轉身之路有跡可尋,中國似乎也正踩在相同的道路上,往第一強國地位邁進。

 

美國站上全球領導位置的歷史軌跡

美國之所以能夠站上現今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全拜大量出口和內需市場兩股力量相輔相乘。工業革命讓歐美國家擺多過去1800年的傳統製造方法,歐美國家生產製造變得更有效率,人均所得急速增加。

借著這波歷史性變革,美國的經濟主體也從農產品轉向製造業。1900年,美國人均生產總值已站上世界第三位,僅次紐西蘭與澳洲。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生產技術越見精湛,產品大量化生產使該國產品輸出至世界各國,1960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即超越英國、法國、紐西蘭、瑞士…等其他西方國家,站上世界第一位。美國占全球40%的生產總值,助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占主導地位。美國進一步輸出金融與貿易服務至海外市場,促使世界各國視其為規範,直至今日。

 

外貿表現優異,當時的美國內需市場同樣表現活躍。美國國土幅員廣大,加上汽車產業發展早,因此規劃鐵公路交通網絡。美國興建了遍及48州的鐵路網運載貨物,更建造橫跨美國東西兩岸的洲際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網絡,讓人力和物品的流動更簡易與普及。1960年,美國已有70%的人口集中于都會區,此比例高於世界平均,也高於日本和法國等國家,當時的中國僅16%的人生活於大城市。城鎮化讓商業活動更集中,人民也因此而變得更富裕與消費力。此舉提振其內需市場,也因此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1900年世界各國人均GDP表現(資料來源:Nation Master)

19060年世界各國人均GDP表現(資料來源:Nation Master)

 

 

相同條件,中國已具備

籍著美國的成功路程,觀察現今的中國,會發現中國早已具備相同的條件。在產業面,1990年中國開放經濟市場以來,即迅成為「世界工廠」地位。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第二大的單一國家市場。近年中國企業紛紛投入研究發展,提升自我競爭力。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2019年報告,中國的專利申請共154萬件,占全球總數46.4%,世界排名第一。

各國投入研發經費比較(資料來源: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中國經濟發展也帶動人民收入增加, 2019年中國人均GDP達10261美元,是1990年的31倍。今年因為疫情,世界各國經濟停擺。中國防疫有成,領先全球擺脫實體經濟停滯泥沼,民眾生活逐漸恢復正常,收入受影響有限。根據中國統計局公佈資料,今年上半年,其GDP增長3.2%,優於外媒預估的2.5%與財新預測的2.6%,更優於世界其他許多國家。隨著中國人民收入的增加,擴大內需市場,而經濟復蘇使內需市場成長增速。

 

交通、數字、城鎮化  中國擠身世界第一強國三要素

交通、數字、城鎮化將是未來成為實力強大國的要素。交通方面,中國長年發展交通建設,該國高鐵總長超過3.6萬公里,全球規模最大。鐵公路更是偏及全國各地,便利的交通有助資源的運送往來。過往美國靠製造業的成功而在全球上位,現在僅靠製造業升級已不足夠,需向數位化和新科技靠攏。中國企業已著力於此二產業深耕多年,研發經費亦不斷加碼。1991年,中國企業研發經費世界排名第八,但至2016年,已上升至全國第二,僅次於美國。5G是掌握未來數位世界的關鍵技術,德國專利資料公司IPlytics的最新資料指出,中國企業取得的5G專利數量占全球34.02%,居世界第一。中國人工智慧(AI)產業規模已過510億人民幣,相關企業超過2600,預計2022年中國的市場規模垂超過1000億元。目前美國在AI產業仍持領先地位,但中國急起直追的速度已讓美國備感壓力。而中國的城鎮化也從1990年的26%成長至今的60%,快速的都市化讓本百花齊放的商業活動更上層樓。

 

因為外內需求市場的優異條件,在雙重需求的刺激和交互影響之下,中國將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成功擠下美國,站上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