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研調】保費懸崖再續,境外保單成首選

壽險業保費大跳殺的懸崖式衰退狀況持續擴大,隨著疫情及各項新措施上路影響,加上全球大降息及寬鬆貨幣政策,導致責任準備金利率及保單宣告利率相繼走低,促使國內保費懸崖持續擴大,壽險業恐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冬。

 

壽險公會公布4月保費收入統計,今年1至4月總保費收入1.02兆元,年減12.4%,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688億元,年減41%,續約保費收入則為7590.36億元,年增5.7%。若以保單種類區分傳統型與投資型商品,傳統型商品保費收入2123.18億元,年減41%;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564.81億元,同樣年減41%。若以保險種類來分類,投資型壽險保費跌最慘,年減達47%,其次為傳統型壽險,年減43.9%,再來是傳統型年金險,年減34.4%。

 

根據市場分析,傳統型保險商品受到日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再次下調1碼影響,其中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持續走低,在預期投報率下滑之際,缺乏資金吸引力。此外下半年各項保險新措施出台執行,明定宣告利率平穩機制,亦即壽險業宣告利率應考量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更貼近實際債市利率。另外保單的合約服務邊際利潤(CSM)不得為負,促使傳統型商品銷售力道減弱,未來中短天期的儲蓄型保單將難以在市場生存。

 

在投資型保險商品部分,市場分析表示,由於美國聯準會及台灣央行相繼大幅降息,衝擊美元保單銷量。此外保險局針對先前的主流銷售產品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投資型保單擬訂新管理措施,規定基金投資的所有債券必須是BBB+級以上,即便投資BBB+級的債券,最多也不能逾基金淨值的40%,以致連結保單的基金收益減少,預期投報率同樣面臨下修,進一步影響投資型保單業績。

 

疫情衝擊國際債券市場,美國公債利率維持低檔,加速國際板債券提前贖回潮,這促使壽險業被迫現金滿水位的情況,此外再投資風險高且資產選擇性少,預期投報率大幅衰退下,將大規模牽動未來壽險業的保單設計及規劃。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4月共有14檔國際板遭提前贖回,累計金額達24.1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檔、金額1.57億美元,同步呈現大幅成長的趨勢,顯示贖回情況仍舊持續,累計今年前4月國際板債券共有69檔遭提前贖回,累計金額達227.52億美元。

 

今年4月國際板債新發行檔數為14檔,發行金額達68.6億美元,總流通檔數655檔、流通餘額1,622.18億美元。其中本月份最主要是卡達政府來台發債支撐,讓國際板債券維持大致穩定的發行量。卡達政府4月發行30年期美元債券,發行總額50億美元,票面利率為固定利率4.4%,並於台灣、盧森堡交易所雙掛牌。以目前市場的利率水準而言,促使壽險業紛紛搶進投資,以求暫時解決資金去化的問題。

 

當前市場面臨最大的情況是擁有熱錢及避險資金,但找不到資金的出口和目標。國內保單已經無利可圖,越來越低的保單利率讓人愜步,這時不妨將眼光移往境外保單,選擇具有較高利率的美元保單,不僅在貨幣上獲得避險,更可以透過先求保本再求增值的保守策略,附加額外的保險保障。若以巨石集團的五福臨門商品而言,其5年的中短天期特色,5%的固定利率收益,以及保險保障本質,不僅是一般投資人的投資標的,更會是法人機構最好的資金停駐和避險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