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模式新旧交锋,共享形态渐成主流

Airbnb和Uber的崛起已成功撼动全球市场,共享概念从交通出行、住宿等行业传播至各行各业,就连最保守最传统的房地产业也搭上这一波趋势,共享写字楼在世界各地窜起,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

共享写字楼为何能在传统写字楼市场中杀出一片蓝海?

弹性的企业需求催生共享写字楼

传统组织管理学中,社会环境是组织演变的重要推手。1970、1980年代,传统组织行为学的阶级分明的官僚组织架构和减少管理层级的扁平式组织被改变。

现代管理学大师托佛勒(Alvin Toffler)和明兹伯格(Henry Mintzberg)分别提出灵活组织(Adocracy)和变形虫组织(the amoeba organization),强调在全球化竞争中,组织能够快速调整内部架构,以反应市场环境的需求,而这个关键的企业能力就是“弹性”。

连保守的组织管理学都被“弹性”改变,对现代企业而言,“弹性”更是必备的能力,这也影响到业主们对写字楼的选择。

过往,企业需要租赁超大空间才能规划充足的门面、接待区、员工办公区、会议室等空间,也要花费一大笔经费装潢空间、添购设备,公司还没正式迁移进去就已经耗去大笔费用,加上动辄3-5年的租期,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租赁固定成本毫无变动的可能性。

传统写字楼高成本、无弹性,在讲求随机应变的环境下,逐渐催生了共享写字楼。

共享写字楼提供装修精美且设备齐全的会议室、交谊厅、气派门面、专业接待区等空间供进驻的企业或个体户使用,租赁期分为日租、月租和季租等,业主们可根据人员、子部门的增减需求来调整自家企业办公空间规划。

对于草创公司或刚进入新市场的企业来说,共享写字楼让他们省去了庞大的装修、设备采购费用,减少初期资金压力,亦拥有更具弹性的租赁方案。此外,一旦选定地点,就可立即进驻共享写字楼营运,加速产品或服务上线,也是其一大优势。

全球共享写字楼市场快速增长

世邦魏理仕(CBRE)调查报告指出,在16个亚太主要城市中,2018年共享办公室已经接近4000万平方英尺(371.6万平方米),尤其是在2013至2017年间,同比增长超过50%。

Statista研调机构资料指出,2019年全球共享办公室数量有18,700间,2020年可达到26,300间,相较于2013年将增长7倍以上。

CBRE亚太区首席执行官Steve Swerdlow更表示,亚太地区投资者正从长期角度考虑共享办公空间(灵活办公空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此类型办公需求。

▲ 2013-2018年亚太地区共享办公室数成长(数据源:CBRE)

大企业也爱共享写字楼

大众普遍认为共享空间的租客们都是小型或新创企业,但其实许多大型品牌企业也早已进驻共享写字楼

Wework是目前最大共享写字楼品牌,其客户会员有40%是员工数超过500名的大型企业,包括IBM、Microsoft、VISA、facebook、UBER、DIAGEO、KPMG等,《财富》前500大企业有三分之一都是他们的会员。

新加坡共享写字楼品牌JustCo则被美国通用电气(GE)和韩国产险公司KB Insurance看中,在泰国各自租了一整层楼,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更是拿了三层楼的空间,制药集团台湾诺华(Novartis)承租了JustCo台北据点的一整层,整间公司600人直接进驻。

社群网络实体化, 拓展人脉与资源共享

大企业纷纷抢住共享写字楼,除了可随企业需求调整的弹性特征外,共享空间亦让网络社群实体化,轻松认识其他领域的“邻居”,彼此分享资源

共享空间打破了各公司的隔墙藩篱,让进驻的企业因“共享”有了交流的机会。多数共享写字楼业者亦会定期举办分享会或工作坊,除了维系租户间的感情,也提升了自我能力与资源共享。

巨石集团总经理邓镇岳认为,未来世界变化的速度将更快,企业“弹性”的因应能力将是能否在市场上胜出的关键因素,对于写字楼的需求亦同。因此,未来共享写字楼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产业前景将更胜现在,此类型的写字楼将会是投资者作资产配置的另一优良选择。